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輔助記憶體

輔助記憶體
由於主記憶體的空間有限,而且當電源關閉後內容便會消失,所以將暫時不用且需要長期保存的程式與資料都存在輔助記憶體內。每當我們要使用這些資料時,電腦便將在輔助記憶體內的程式與資料重新載入主記憶體內。輔助記憶體的存取速度比主記憶體慢,但是成本較低
常見輔助記憶設備軟式磁碟機、高容量軟碟機(ZIP)、硬式磁碟機、光碟機

軟式磁碟機


A、磁碟機外觀:
      下圖中5.25吋磁碟機在上、3.5吋磁碟機在下














B、磁碟片結構:











高容量軟碟
  高容量軟碟機是一種類似軟碟機的儲存設備,大部分的產品容量都可達到100 MB以上,適合用來做較大量資料的儲存或備份:常見的有Zip 、LS-120等。













硬式磁碟機 (HDD)
  硬式磁碟機(Hard Disk Drive,簡稱HDD),簡稱為硬碟,它是用來儲存資料的重要工具,比起軟碟機,它兼具有容量大和存取資料速度快的優點。由於大部分軟體幾乎都要安裝到硬碟上才能使用,因此硬碟已經是必備的電腦設備之一了。
使用種類:桌上型電腦用、筆記型電腦專用
介面分類:IDE硬碟、SCSI硬碟
目前常見的容量有:40GB、80GB、120GB
 



















使用硬碟時須注意下列幾點:
切忌震動、撞擊、甚或拍打硬碟機:硬碟中有存放資料的磁盤和讀寫資料的磁頭,磁頭是以0.00000762cm-0.000017Scm的距離浮在磁盤上,當硬碟高速運轉若受到碰撞,將造成磁頭與碟盤的猛烈撞擊,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避免瞬間開、關電源:硬碟在使用結束後,都需要做停機的動作,將磁頭退回定位,並停止磁盤的轉動:如果切斷電源後,又立刻打開電源,正要回到定位的磁頭可能會因為馬達忽然加速而抖動,因而撞擊到街在高速運轉的磁盤,造成磁盤或磁頭受損。
避免接近會產生強力磁場的物品:因為硬碟是利用磁性物質來記錄資料,如果太接近具有強力磁場的物品(如音響喇叭) ,即可能對硬碟產生不良的影響。
硬式磁碟機的基本構造  硬式磁碟機的基本構造最重要的是存放資料的磁盤及負責存取資料的磁頭兩部份。

  硬式磁碟機內部有一至數片磁盤由一根轉軸在圓心處串起來;磁盤上之每個同心圓稱為磁軌,每個磁軌可分成數等分,每一等分稱為一個磁區,磁區為資料存取的基本單位。








光碟機
唯讀光碟機(CD-ROM)與CD燒錄機(CD-RW)
   唯讀光碟機所用的CD-ROM(compact disk read-only memory)光碟片與一般的音樂CD片大小差不多(直徑約12公分),每張容量約為650MB(或74分鐘)以上(市面上已停產),目前已發展到700MB(或80分鐘)。
  通常CD-ROM光碟機只能讀取光碟片上的資料(目前最大讀取速度為52倍速),如果要將資料寫入光碟片,需使用特別的CD燒錄機與光碟片,目前有CD-R(recordable)光碟機和CD-RW(rewritable)光碟機。其中,CD-R光碟片只能燒錄一次資料,但CD-RW光碟片則能重複燒錄


















DVD-ROM
   數位影音光碟機(digital viedo disc-ROM),簡稱DVD-ROM或DVD光碟機。DVD光碟片容量在4.7GB以上,約為CD-ROM的7倍,原先用CD-ROM來存放電影的VCD(video CD)亦逐漸改由DVD-ROM來儲存成更高畫質的電影。DVD光碟機亦可讀取DVD-ROM、CD-ROM光碟片及一般音樂CD片的資料。此外,可讀寫的DVD光碟機也已經問世,可作重複讀寫資料,相當於CD-RW光碟機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